
以太坊共同创办人Vitalik Buterin在昨日的Devconnect上警告:若贝莱德等华尔街巨头持续扩大对ETH的掌控,以太坊可能面临两种威胁,不但会赶走真正重视去中心化的核心社群,甚至可能因机构影响力而采取错误的底层技术路线,使以太坊逐渐变成「华尔街专用链」,失去最珍贵的无需许可与抗审查精神。
华尔街疯买ETH是好事吗?Vitalik解读背后危机
自贝莱德推出以太坊现货ETF后,机构大量涌入ETH,让以太坊获得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与主流认可。
根据资料,目前共有九家ETF发行商持有超过191亿美元的ETH,储备企业(DAT)帐上也拥有约190亿美元,总计持有约1,260万枚ETH,占当前总供应量的10.4%。

然而对Vitalik而言,这种「被世界看见」的成功可能是一条隐形的、通往中心化的危险道路。
他在Devconnect大会上表示,机构资金带来的不只有资源,还包含改变协议方向的压力,而这正是以太坊必须避免的陷阱。
威胁一:以太坊社群与开发者可能相继离场
Vitalik首先强调,只要大型机构掌握过多影响力,就会让那些对去中心化理念深信不疑的开发者与建设者感到疏离。
他形容,许多参与以太坊早期建设的人,是因为相信开放、公平且无需许可的网络才加入;但如果以太坊逐渐变成机构主导、合规取向的基础设施,这群真正的支柱可能会一个个被逼走:以太坊可能会失去最重要的资产,也就是那些投入多年的技术人才与理念守护者。
他担忧,社群核心力量一旦消散,协议的去中心化精神也将不复存在。
威胁二:以太坊恐变成「华尔街专用」的以太坊
第二个危机更为具体:机构压力可能迫使以太坊做出「对一般使用者不友善」的技术选择。
Vitalik举例,金融机构可能偏好150毫秒的超快速区块时间,让高频交易(HFT)更有效率,但这会带来严重后果,贡献者与非专业节点几乎没有办法参与如此低延迟的网络。
他更直言,若以太坊采用这样的参数,可能只有住在纽约或伦敦等金融中心、且拥有昂贵资料中心的人,才能成功运行节点:一个被华尔街持续最佳化的以太坊,最终只会变成华尔街才能使用的以太坊。
对于一个反权威专制的团体领袖来说,这当然也直接违背去中心化的核心精神。
以太坊该守住什么?Vitalik:不是速度,而是自由
面对机构影响力扩大的趋势,Vitalik在会上给出的答案明确且直接:“我们必须专注在那些未来会变得稀缺的东西:全球性、无需许可与抗审查。”
他强调,华尔街并不需要以太坊来提升交易速度或清算效率,传统金融世界早已具备这些优势。以太坊真正难以取代的珍贵价值,是它提供了不靠政府、企业或中介机构即可自由参与的全球协议。
要维持这项价值,就必须依赖具有坚定信念的核心社群,而不是把协议方向逐渐拱手让给机构。
未来十年的以太坊:如何留住理想、留住社群?
以太坊如今站在一个岔路口,一边是华尔街带来的资本与主流化,另一边是为以太坊奠定基础的去中心化核心精神。
Vitalik的警告指出了最残酷的现实:「若以太坊为了迎合机构而改变本质,那么它最终可能会失去吸引全世界的理由。」
因此,真正的挑战或许并非拒绝机构,而是如何确保机构的加入不会吞噬协议的灵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