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自上周五以来,比特币价格一直低于其365日移动均线10.2万美元,引发分析师们关于可能进入熊市的争论。恐慌与贪婪指数已跌至10,与2022年初至年中出现的恐慌水平相当。
截至周四,过去一个月加密货币市场市值蒸发超过7000亿美元。尽管市场恐慌情绪加剧,且出现关键技术故障,但宏观趋势和巨鲸交易活动释放出的复杂信号,使得专家们对加密货币的近期走势仍存在分歧。
技术性故障加剧熊市担忧
比特币第二次下跌10万美元一周之内就引发了警报。目前该股交易价格低于365日移动平均线,而这一水平在2018年和2021年的熊市中都标志着市场格局的转变。详细分析显示该指标能够有效地区分周期中的牛市和熊市阶段。
下跌不仅限于价格。链上数据显示,比特币价格已低于持有6-12个月的实际价格94,600美元。这是所谓“牛市周期坚定买入者”的成本基础。如果价格持续低于这一水平,许多投资者将遭受损失,这可能会加剧抛售压力。
比特币永续期货未平仓合约量创下4月以来最大单周增幅,飙升超过33亿美元。许多交易员在比特币跌破9.8万美元时设置了限价单逢低买入。然而,价格持续下跌,触发了这些限价单,使交易员在下跌的市场中获得了杠杆敞口。
资深交易员彼得·布兰特对他的技术分析表示担忧。布兰特重点强调11月11日出现大幅反转,随后连续八天创出更低高点,顶部形态不断扩大。他预测的下行目标价分别为81,000美元和58,000美元。
然而,一些专家表示,这些情况并不足以确认熊市全面爆发。他们将当前阶段称为“周期中期崩溃”,这是一个风险较高的时期,需要更多信号来确认趋势。以下三个触发因素可以确认熊市的到来:
- 比特币价格连续四到六周低于365日均线,
- 长期持有者在60天内抛售超过100万枚比特币,
- 市场整体MACD为负值。
鲸鱼囤积挑战看跌信号
尽管恐慌指标显示民众屈服,但链上数据显示恐慌情绪上升。比特币巨鲸积累即使比特币价格下跌,持有 1000 枚或更多比特币的地址数量也有所增加。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和主要投资者将此次下跌视为买入良机,而非长期熊市的开始。
最有力的反熊市论据来自宏观基本面。全球流动性处于历史高位,超过80%的央行都在放松货币政策。这种广泛的货币宽松政策历来有利于风险资产,而加密货币则容易受到流动性波动的影响。
宏观分析师强调各国央行正在降息并增加流动性。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证实了这一趋势: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,美元信贷同比增长6%,欧元信贷同比增长13%。信贷扩张通常会推高资产价格。
历史数据支持这一论点。流动性上升时,风险资产往往会上涨。加密货币作为前沿资产,从中受益最大。目前的市场环境让人想起牛市前的市场,当时货币供应量扩张,市场也出现过短暂的回调。除非这种流动性趋势逆转——而各国央行并未暗示会发生这种情况——否则加密货币仍将受到结构性支撑。
尽管如此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年4月发布的《全球金融稳定报告》指出,科技资产估值过高。经合组织预测,全球GDP增速将从2024年的3.3%放缓至明年的2.9%。这些因素可能会限制流动性对价格的推高作用。因此,分析师们正在权衡当前市场中充裕的流动性与经济逆风之间的利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