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区块链项目提供了可扩展、安全且经济高效的服务。另一方面,2025 年由内部配置错误引发的全球性宕机暴露了系统性漏洞,中断了对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平台、加密货币交易所和区块链浏览器(如 Etherscan)的访问。
这一事件,再加上 Cloudflare 在协助盗版方面卷入的法律纠纷,使得情况更加复杂。
这凸显了投资者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:端到端去中心化协议能否降低中心化基础设施固有的风险,以及这种韧性如何转化为长期价值?
后 Cloudflare 时代:漏洞暴露
Cloudflare 2025 的宕机事件影响了全球 20% 的网络流量,凸显了中心化路由系统的脆弱性。包括 Arbiscan、BitMEX 和 DeFiLlama 在内的主要加密货币平台也遭遇了宕机,这表明尽管加密货币行业在理念上致力于去中心化,但实际上仍然依赖于第三方基础设施。
与此同时,Cloudflare因助长漫画盗版而被判承担法律责任,并被勒令支付300万美元赔偿金,这一案例为追究服务提供商协助侵犯版权的责任树立了先例。
这些事件共同表明投资者情绪发生了转变,加剧了人们对便利性和韧性之间权衡取舍的审视。

去中心化协议作为一种韧性策略
端到端去中心化协议旨在消除单点故障,这一原则在 2025 年之后重新获得了重要意义。
, 例如,
通过其权益证明(PoS)系统,利用超过一百万个节点的去中心化验证器网络,保障了900亿美元的价值。同样,Celestia的模块化数据可用性层也发挥了作用。
确保交易数据始终可验证访问,减少对集中式存储的依赖。
零知识(zk)协议
Polygon zkEVM 进一步体现了这种韧性。Starknet 使用 zk-STARK 证明保证了无需中介的确定性信任,而 Polygon zkEVM 则使用 zk-SNARKs。
乐观的汇总策略,例如 Arbitrum 和
虽然最终结果依赖于以太坊,
这些架构在速度和有条件保障之间取得平衡。它们共同将安全重新定义为一种共享资源,利用经济和密码学保障来抵御基础设施冲击。
投资业绩:韧性行动
2025年后的投资环境呈现出复杂的信号。Starknet的
尽管该代币损失了 96% 的 TGE 价值,
截至2025年11月,以太坊的总锁定价值(TVL)增长了200%,这主要得益于去中心化永续期货交易所的推动。然而,这一增长发生在每月代币解锁期间,表明市场对该协议的长期实用性充满信心。相比之下,以太坊在Cloudflare服务中断后,TVL下降了13%,至742亿美元。
出于安全考虑。
Celestia 在 DeFi 领域的 TVL 为 0 美元,总锁定价值为 0.75 美元。
代币价格
EigenLayer 的模块化基础设施。虽然它缺乏 DeFi 集成,这与以太坊根深蒂固的生态系统形成鲜明对比,但它对数据可用性的关注却契合了市场对可扩展、抗审查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。与此同时,EigenLayer 在重质押市场上的总锁定价值 (TVL) 高达 250 亿美元。
虽然这会在生态系统中引入相关风险,但验证者信任问题依然存在。
集中便利性的悖论
Cloudflare 通过其 NET Dollar 稳定币进军加密基础设施领域,体现了创新与脆弱性之间的矛盾。NET Dollar 的目标是……
然而,它对集中式路由系统的依赖使其容易受到类似2025年事件的故障影响。这种双重性引发了投资者的疑问:集中式服务能否进行调整以降低此类风险,还是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?
结论:投资于韧性
后 Cloudflare 时代凸显了一个关键的投资理念:端到端去中心化的协议能够更好地抵御基础设施冲击,尽管在可扩展性和用户体验方面有所妥协。以太坊的验证者网络、Celestia 的数据可用性以及 Starknet 的零知识证明执行机制,代表了应对这一挑战的不同但互补的方法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显而易见的教训是:在基础设施漏洞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时代,将资金配置到那些通过分层安全、加密保证和共享经济信任来构建韧性的协议,不仅是审慎之举,更是势在必行。
随着加密生态系统的日趋成熟,中心化带来的便利与去中心化带来的韧性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。问题不再是去中心化是否重要,而是投资者能够以多快的速度适应其带来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