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120BTC.COm)讯:东南亚超级应用程序Grab与新加坡稳定币发行商StraitsX,在昨(18)日签订谅解备忘录,双方计划把稳定币结算层直接嵌入Grab横跨八国的支付网络,挑战传统银行与Swift漫长又昂贵的跨境流程。
从「加值服务」升级为底层水管
过去,Grab尝试NFT优惠券或插件式钱包,多属行销实验。这回合作更像拆掉老房地基、重铺水管:MOU提到将打造「Web3支持的结算层」,让XSGD、XUSD稳定币成为预设清算轨道。若监管放行,用户在Grab App点击付款时,资金可即时链上结算。
StraitsX执行长Tianwei Liu直言:东南亚的支付系统本质上是碎片化且昂贵的。现有跨境汇款就像在不同轨距的铁路上换车,费用高且速度慢。我们的目标是铺设一条通用的数字铁轨。
解决碎片化带来的成本压力
东南亚拥有多种货币与外汇管制,跨境支付常需T+2才入帐。Grab与StraitsX打算把到帐时间缩短到T+0,即时回收现金流,这项效率提升对依赖高周转的中小企业尤其关键。
Grab金融负责人Kell Jay Lim表示:「我们想用Web3做后端,但画面仍保持用户熟悉的体验,让技术隐形。」
版图延伸台湾、日本的2026路线图
StraitsX在11月的官方路线图预告,双方计划2026年把网络扩至台湾与日本。这意味未来台湾游客未来在曼谷、马拉西亚,搭Grab时,背后可即时完成当地法币与稳定币的兑换,绕过高额刷卡手续费,对旅游与电商生态带来新选择。
监管碎片化是最大变数
不过技术可行并不保证通行证。Grab覆盖的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泰国等八国,对数字资产的规范落差极大。新加坡金管局已发布稳定币框架,但多数新兴市场仍将加密支付视为货币主权威胁。
Grab与StraitsX必须分别符合各地AML与CTF规定,合规成本高昂,而监管态度决定推进速度。Grab若要把支付血管铺到泛亚洲,首先要翻过政策高墙。
总而言之,Grab与StraitsX把稳定币升格为区域结算层,意在对传统金融低效发起挑战;能否落地,端视各国央行与监管机构的最终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