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120BTC.cOM)讯:华尔街与硅谷的数字资产战场,正迎来最清晰也最关键的监管时刻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主席Paul Atkins在13日承诺推出「代币分类法(Token Taxonomy)」,公开宣告过去一刀切的监管思维正式翻页。消息曝光后,彭博撰写专文分析:新的规则是点燃创新引擎,还是带来新版风险?
监管大转弯:代币分类法的核心
专栏作者Isabelle Lee提及Atkins口中的分类法,核心在承认数字代币有多层功能与生命周期。发行初期可作为募资工具,网络成熟后却可能退去证券色彩,转而成为纯粹商品或使用代币。这种动态视角,回应了XRP诉讼出现的判决分歧,也反映Howey测试在80年后难以完整套用于软体代币的困境。
她认为Atkins在演讲中列出三项判定指标:资产是否代表投资契约、代币功能是否已落地,以及网络节点与治理权是否分散。他强调,代币分类法「不会把所有项目推进同一条车道」,而会按照成熟度分配到SEC与CFTC不同管辖。这番谈话,标记SEC从打压走向分层管理的路线变化。
双法塑形:稳定币与商品边界
专文也指出,分类法之所以能快速推进,源于两道法案铺路。七月正式生效的GENIUS Act,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持有完全备抵、定期揭露审计、落实AML与KYC。条文直接将合规稳定币排除在证券与商品定义外,为支付应用奠定合法性。
正推进中的CLARITY Act把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资产明列为商品,并把现货监管权交给CFTC。草案设计的「去中心化毕业机制」,允许区块链项目早期接受SEC监督,当节点与治理达到足够分散,就能转入商品类别。这条路径回应企业对清楚监管门槛的长年诉求。
市场反应:乐观与警戒并行
规则轮廓渐明,资本市场率先给出回馈。多家创投表示,明确的法律座标将解开投资冻结;交易所也预期,合规代币上架流程可望缩短。科技公司财务长在私下交流透露,「我们终于可以把代币经济模型写进财报假设,而不是附注风险段落。」
不过投资人保护团体并未松懈。律师连署声明指出,连续数起交易平台倒闭带来的诉讼尚未结束,现阶段放宽监管恐酿新一波募资乱象。他们担忧,分类法可能被利用来设计伪装合规的空壳专案,增加散户风险。
总结来看,美国正在把混沌的数字资产领域拆分成更精细的类别,并为每一条轨道匹配监督机构。分类法连同GENIUS Act、CLARITY Act交织出多层结构,让创新公司、投资机构与监理单位都得到较明确的行动指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