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国央行今(10)日正式发布了针对以英镑计价的「系统性稳定币」的监管框架咨询文件,文件详细规范了这类英镑稳定币的储备资产组成与个人持有上限,试图为这类未来可能广泛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建立稳健监管规则,兼顾创新与金融稳定。
储备资产与持有上限双管齐下
文件中提议,系统性英镑稳定币发行人可将最高60%的储备资产投资于短期英国国债,其余40%则须存放于英国央行提供的无息帐户中,以确保在压力情境下仍能1:1兑付。针对新发行或由FCA过渡而来的稳定币,初期则将这一要求放宽至最高95%可持有短期国债。
在持有量部分,英国央行祭出临时上限:个人每种稳定币的持有量不得超过2万英镑;企业则限额1,000万英镑。
不过,大型企业可申请豁免。同时,英国央行还强调,一旦其金融体系适应了数字货币支付,并能控制存款外流的风险,将会逐步取消以上限制。
非系统性稳定币由FCA把关
另外,英国央行明确指出,这一监管范围不包含用于加密资产买卖等非系统性用途的稳定币,这类目前主流应用仍由金融行为监管局(FCA)监督,维持现行规范。对此,金融稳定副行长Sarah Breeden表示:「今日的提案标志着英国稳定币制度的关键一步。我们的目标仍是支持创新并建立对这一新兴货币形式的信任。我们已仔细聆听回馈并调整提案,包括稳定币发行人与英国央行的互动方式。此提案将为产业提供明确规划所需的信心。」
联合监管、2026年定案
最后,英国央行补充称,非系统性稳定币若经财政部(HMT)认定具系统性,将过渡至央行监管制度下管理,并采央行+FCA联合监管的模式:央行负责审视风险,FCA持续监督行为规范与落实消费者保护。
这一提案的咨询期至2026年2月10日截止,英国央行汇整意见后,将于2026年进一步咨询并最终定稿,随后正式上路。